副校长符杨为校报专栏撰文《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持续推进科研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7-11-24来源:党委办公室浏览次数:313

11月15日《上海电力学院报》 “砥砺奋进  续写辉煌”专栏,副校长符杨为其撰文,全文如下。


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持续推进科研创新发展
副校长   符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及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这些推进能源电力绿色发展的导向指引和决心,更是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能源电力高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指引着我们能源电力科技工作者与文化传播者把十九大精神带到教学科研的实际与实践工作中,埋头苦干锐意进取。

根植学科能源电力优势,保持科研发展的良好态势

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显性职能之一。近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强化科学研究中学科建设龙头地位,根植学科能源电力优势,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健全学科体系,提升学科内涵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水平。

近五年来,我校在科研创新与成果获取上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科研项目的申报数量、质量保持不断的提升势头。获批的项目学科覆盖面不断拓展,传统优势学科立项数量继续稳步增长,新兴学科、基础学科领域逐渐崛起,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200余项,其中国家“863”“97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创新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浦江人才计划、曙光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项目417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34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与此同时,学校的科研成果质量大幅提升,高水平成果实现新突破。在国际公开出版的各类核心期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113篇,被SCI(含SCIE)、EI和CPCI-S (原ISTP)三大检索系统和CSSCI收录的论文数量累计1555篇次,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4篇;出版学术著作66部;累计获得授权的各类专利408项。

明确科研能力提升战略目标,全面推进能源电力特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目前,我校正处在新的改革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围绕“科研强校”的科研能力提升战略目标,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学校机制体制改革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能源电力特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四个坚持”为导向指引,即坚持政策引领、坚持需求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改革,协同人事、财务、教务、资产管理等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统筹推进,形成改革合力,全面提升学校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统筹推进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和科研评价体制改革,破除制约学校科研创新活力激发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高效务实的科研管理服务保障体系。

聚焦能源电力特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核心任务,要以能源电力科创中心实体化建设为抓手,以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保障,以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学科水平提升为战略目标。坚持正确的科研导向,聚焦上海能源电力科创中心实体化建设、高原高峰学科能力培育、基础与交叉学科能力建设、高水平国家级和重大行业项目的培育、高端成果培育与引导奖励等机制体制完善,落实有助于科研能力提升的一系列政策,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全校科研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任务一:发挥科研创新体系建设主体作用

加快优化校院两级科研管理。加快顶层规划、分级管理、协同合作的校院两级科研管理体系。强化学科科研管理部门跨学院、跨学科科研团队的组建和统筹管理;国家级及省部级或者行业内重大项目的组织与管理;健全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制度,赋予二级学院组织科研活动的相对独立权力和较大程度的自主性,使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从学校向二级组织机构转变。

激发科研人员主体活动积极性与活力。着力增强培育科研氛围,改革优化教学体系,二级学院完善科研型组织架构,建立团队考核制度;依法依规赋予二级学院及各级科研领军人才(团队负责人)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重视优秀人才拔尖培养计划(调结构、更重培养),实现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持续激发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科研活力。

任务二:推进上海能源电力科创中心实体化建设

跨学科重大项目承载单位实体化建设。集中力量和优势资源,发挥上海电力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资源与优势,实体化建设上海能源电力科创中心,建立重点方向负责人制,开展跨学科科技管理与重大项目组织与实施。

建立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特区。鼓励上海能源电力科创中心“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推进校院两级协同的重大项目的组织管理、实施及分配机制,探索上海能源电力科创中心项目、人才、平台一体化建设与管理模式,并赋予上海能源电力科创中心独立开展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权力。大力开展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能源电力龙头企业、区域(园区)的合作研究和协同创新,打造跨院系、跨学科的大平台、大团队,强化重大、重点项目攻关能力,加速形成科研创新合力。

任务三:优化科研管理服务和科技创新环境

实施电力安全品牌科研工程。围绕“能源电力安全”凝练研究方向,在电力生产安全、环境安全、输配电安全、用电安全和能源监管等领域明确科学研究的突破方向。充分发挥学科龙头的带头作用、基地平台的支撑作用,通过协同创新驱动、学术团队攻关,实现品牌工程锻造,争取获得国家级重大专项和国家科技成果奖,发表高水平论文。

提升科研管理服务能力。管理部门承担更多的组织好科研团队, 凝炼好科学目标与方向的任务,增强重大科技项目的承担能力, 提高科学研究活动效益,催生更多的创新成果。

探索形成学校科研经费投入新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竞争性科研经费,同时发挥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经费的引导、带动和放大作用,争取企业和社会资金,共同推动学校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逐步形成政府、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投入机制。

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方式。落实各类财政资助的科研项目关于科研经费预算中劳务费(人力资源成本费)、间接经费(包含绩效)等的改革措施。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间接经费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横向项目经费管理方式;按照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对于横向科研项目的经费实行有别于财政科研经费的分类管理。

改进校内重点方向团队与负责人制度。鼓励二级院系和教师组建研究团队,完善团队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校院两级科研机构和团队,依托各类重点项目、重大任务聘用专职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建立完善专职科研人员上岗、管理与考核以及专任教师与专职科研人员互转等制度。

推进重大科研服务平台建设与开放共享。依托杨浦区、浦东新区,强化与区域内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协作,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集中校内资金及社会资源,分期分批建设国家、市级重大科研服务平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逐步探索有条件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向市场和企业开放,完善有关开放共享的管理制度,积极吸纳校外科研人员进入创新平台开展创新研究,同时出台管理制度,鼓励学校科技人员参与平台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

完善标志性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科研成果奖励设置按“分类指导、自主分配、动态调整”的原则出台管理制度。着重加大对重大科研项目、高水平学术论文、发明专利、产业标准、重大获奖成果、重大成果转化等标志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提高标准和要求,培育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提升学校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通过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将持续推进科研创新快速发展,加快提升我校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学科建设水平 ,为中国能源发展目标早日实现作贡献。

党委宣传部  供稿